2022-12-12
今天我们推出对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秀华教授的采访,讲述《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意义及如何主推大科普格局形成。
2022-12-12
今天我们推出对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启臻教授的采访,讲述科普如何赋能推动乡村振兴。
2022-12-12
在每年的12月,天空都会上演一场“夜空礼花”,它就是双子座流星雨。今年,该流星雨将于12月14日迎来极大。
2022-12-09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主任王晴分享了办刊经验。
2022-12-09
《转化神经变性病(英文)》主编陈生弟分享了办刊经验。
2022-12-08
《农业工程学报》《农业工程技术》总编和《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主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博士分享了办刊经验。
2022-12-07
《地球科学》2022年第10期文章——《从40万年长偏心率周期看米兰科维奇理论》,聚焦40万年长偏心率周期的演变特征和破坏机制,综述了我国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科学家所做的工作。
2022-12-05
12月5日是第九个世界土壤日。据联合国官网发布的公报,今年土壤日的主题是“土壤:食物之源”,旨在通过应对土壤管理方面日益增长的挑战,提高对土壤的认识,鼓励社会改善土壤健康。
2022-12-05
在日前举办的乡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围绕如何将乡村青少年培养为具备科学素养的有为青年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2022-12-04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新华网共同推出“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系列视频,今天我们推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如何理解教学思想》解读视频。
2022-12-04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组长胡卫平在课程中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中有关科学本质的内容进行解读。
2022-12-04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吉林省抗联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考古人员在对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已发现3000多处抗联相关遗迹,是国内目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
2022-12-04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崔鸿在课程中介绍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概念的内容内涵及及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学科价值及育人价值。
2022-12-04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琦在课程中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中有关科学本质的内容进行解读。她表示,变革育人方式是落实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022-12-03
在日前举办的2022年“科技教育乡村行”交流活动——乡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精彩观点频出,一起来了解下。
2022-12-03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科协日前补充认定了中测新图航测遥感无人机科普教育基地(华北)、中国测绘科技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等474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期至2025年。
2022-11-30
日前,2022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二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构建新时代大科普格局”相关主题做深入研讨。
2022-11-29
11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传承百年地质精神 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回顾学会百年奋斗历程,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地质学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